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,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。會議指出,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我國經濟穩中向好、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。
認清當前形勢,才能把握經濟發展大勢,避免被短期變化和干擾因素牽著鼻子走,也有助于我們增強必勝信心。過去一年來,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,反映了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、潛力和回旋空間。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。
去年7月底,面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,中央做出了穩就業、穩金融、穩外貿、穩外資、穩投資、穩預期的重大經濟政策部署。各項數據顯示,實施一年多來,“六穩”工作卓有成效,保證了我國經濟始終運行在合理區間內,對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圓滿收官具有重要意義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今年1-10月份,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,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。同期全國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51.09萬億元,同比增長5.2%,基礎設施投資平穩增長,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加快。海關總署數據則顯示,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8.5萬億元,增長2.4%,其中,出口15.55萬億元,增長4.5%,進口12.95萬億元,與去年同期持平。
在對形勢做出判斷的基礎上,則是明確下一步經濟工作的目標。會議指出,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。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圓滿收官。會議同時強調,明年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,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,確保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,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。無論外部環境怎樣變化,中國經濟的廣度和深度,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只要能夠心無旁騖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,就不懼外部風云變幻。從這一點上來看,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,明年的經濟工作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,全面做好“六穩”工作,統籌推進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、保穩定。
收官之年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繁重,“怎么干”的問題關鍵是要看落實。這一點會議也指明了方向。會議指出,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、微觀政策要活、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,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、結果導向,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、針對性、有效性,運用好逆周期調節工具。2020年宏觀政策要堅持底線思維,增強憂患意識,堅持穩字當頭,把穩增長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。要繼續強化逆周期調節,增強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,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。從今年7月政治局會議和8月以來金融委會議、財經委會議的相關表述來看,如何更有效運用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工具,將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點。近一段時間,一些以逆周期調節為導向的政策措施陸續落地,包括適度下調和允許下浮部分行業領域項目資本金比例等。2020年,貨幣與財政政策、金融監管等各方面政策都要服務于收官之年的目標。
長遠來看,則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,從根本上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內生性動力,顯著增強中國經濟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提升在全球產業鏈、價值鏈上的位置。會議指出,要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,推動農業、制造業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,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,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,深化經濟體制改革,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。
?